首页/ 走进神木 / 家乡骄子 / 正文

王学礼

来源:神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0-08-19 08:04

王学礼,191611月出生在神木县沙峁镇王家庄的一个农民家庭,祖祖辈辈以农为业。他在少年时代就参加了红军。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有较高的指挥才能,很快就成了部队的优秀指挥员。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他随部队转战晋、陕、甘、宁诸省,身经百战,三次负伤,屡建战功,为部队建设作出了贡献。1949825日,在解放兰州的战斗中,他率领十一师三十一团,担负着夺取敌人三大主阵地之一沈家岭的艰巨任务。在激烈的战斗中,他冒着枪林弹雨,勇敢顽强,指挥战斗,夺取了兰州锁钥”——沈家岭阵地,但不幸在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32岁。

立志革命

王学礼的父亲王恩茂,是个勤劳朴实、忠诚厚道的农民,农闲时还做点小生意。母亲王活鸡善良贤惠、乐于助人,在全村深孚众望。他的父亲有弟兄四人,都没有分家,全家20多口人在一起生活,自耕250多亩贫瘠干旱的山地,年成好时,每亩地收成不过五六十斤。王学礼9岁时进本村小学读书,1930年春以优异成绩考入离家20里路的盘塘高小(府谷县第五高小)。在该校共产党员刘世英、高宏轩等人的引导下,他接受了民主主义和马列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从此立志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而斗争。同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随后,王学礼和其他进步同学主动做校长贺立本的工作,动员他站在劳苦人民一边。贺立本也不满当时黑暗统治,曾利用他在国民党当地政府中的特殊关系,经常保释被敌抓捕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为党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

1931年夏,王学礼转到沙峁高小读书。沙峁高小是南乡秘密区委所在地。在这里他受到了更多的马列主义教育,经常阅读《向导周报》、《中国青年》、《西北人民》、《共进》等进步刊物,政治觉悟提高很快。在党的领导下,他积极参加贴标语、搞演讲,组织各种群众团体的活动。为了给党组织筹措经费,他经常借故向家里要钱,半年就花了70多块大洋。为了供他继续读书,母亲不得已拿出了仅有的钱。不久,家里嫌他花钱太多,无力供养,让他中途辍学。

1932年春,王学礼在家乡边劳动边进行秘密革命活动。这年2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揭露地主官僚、豪绅衙役的罪行,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他与其他党员一起编写快板、顺口溜、信天游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宣传动员群众。

19342月,王学礼参加了陕北工农红军第三游击支队。从此,他踏上了南征北战的征途。此后,王学礼思想更加进步,作战更勇敢。同年秋天,他被中共神木县委派到安定县陕北特委举办的党团员训练班学习。

屡建战功

19346月,党组织领导王家庄附近几个村寨的数百名赤卫队员联合作战,以铁锹、锄头当武器,用仅有的一支步枪,在王家寨设伏,决心夺取国民党团长罗德新的马队从山区驮来的几百匹布。战斗中,他手握一根大木棒冲在最前面。敌人的一个护兵班见赤卫队人多势众,仓皇逃窜。战斗胜利后,罗德新恼羞成怒,立即派出一个连的兵力到附近的村庄搜查围剿,疯狂报复,在菜园沟村杀害了18名群众。他听到噩耗,义愤填膺,革命信念更加坚定。

1935131,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在安定县西区白庙岔成立,党组织派王学礼到军队工作,任八十四师红一团少年先锋连指导员。少年先锋连是一支年轻的红军队伍。初建时,有60多人,编为两个排,战士大多是14岁至17岁的红小鬼。他和连里的干部带着这支新生力量,跟随刘志丹打游击。每次战斗,他和连里干部率领这些娃娃兵冲在前面。在几次大的战役组织奋勇队时,担任攻坚任务的总是有他。刘志丹军长非常喜欢他,常抚摸着他的头,夸他是个好样的红军战士。

红军生活非常艰苦,每天行军作战,经常饱一顿、饥一顿,有时还断粮。在艰苦的环境中,王学礼以满腔的革命热情,经常组织战士们学文化知识、唱革命歌曲、讲革命道理。他的连队,不论是出操上课,还是训练行军,走到哪里,战斗的歌声就唱到哪里,全连上下,情同手足,亲如兄弟,没有一个开小差的。他把少年先锋连带得朝气蓬勃,生龙活虎。

[FS:PAGE]

陕甘红军的发展,使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反动统治者惊恐不安,慌忙调集高桂滋八十四师与陕北的地方军阀井岳秀配合,对红军的主要活动地区进行围剿。敌军在安塞、横山、安定、清涧、绥德和延川一带的城镇,构筑工事,建立据点,妄图分割我苏区根据地。瓦窑堡东区的杨家园子,驻守着高桂滋的一个营,经常出来骚扰苏区人民。当红军获悉该部驻瓦窑堡五零零团一个连将向清涧押送一批犯人,并由杨家园子守敌前往接应的消息后,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决定消灭这股敌人。他和新任连长石德胜主动挑选了十几名年龄较大的战士,跟着奋勇队出发了。部队向路家市、黄家川一带进发,连夜赶到瓦窑堡通往杨家园子的必经之路吴家寨,准备伏击敌人。等敌人进入伏击地点,我红一团突然发起袭击,从山坡上猛扑下来聚歼敌人。杨家园子的敌人听到枪声,立即全营出动增援,当他们赶到吴家寨子对面山上时,押送犯人的那个连已大部被歼。红一团在救出了被押送的地下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后,又同友邻部队快速围歼了敌人的援军,将其营长击毙,还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物资。在战斗中,他和战士们奋勇冲杀,缴获十几支步枪和一些弹药。战斗结束后,部队到贺家湾休整。刘志丹来到先锋连,一进门就冲着他说你们干得好呀!有股子小老虎劲。我们红军战士,就是要有这种敢打敢拼、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

19357月,国民党团长艾捷三率部由双湖峪前来围剿红军,行进到高家坪,就被红军包围。敌人拒不投降,拼命顽抗。王学礼带领少年先锋连和友邻部队一起,冒着枪林弹雨,硬是冲上去,除敌团长带少数人逃跑外,其余大部分被我军歼灭。这一仗大长了我军威风,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少年先锋连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参加大小战斗十多次,在战斗中不断成长壮大,由最初60多人、20多支枪,发展到140人,每人都有一支枪。1935918日,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后,在延川永坪镇与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少年先锋连被编为八十一师二四一团六连。从此,少年先锋连成长为一支成熟的红军队伍。此后,他被调到八十一师二四一团二营任教导员。

王学礼担任教导员后,带领部队参加了劳山战斗。这年101日,我军少数部队佯攻甘泉县城,敌中我圈套,派遣东北军一一零师前来解围。我八十一师和兄弟部队在劳山一带伏击歼敌。他和营长贺吉祥率领战士们在白土坡占领有利地形,突然以猛烈的火力从正面打击敌人,阻止敌人和甘泉守敌会合。敌人拼命突围,突入我友邻部队的前沿阵地。他又带领部队向敌人发起连续反冲击,迫使敌人放弃表面阵地,退至公路附近。经过五六个小时的激战,我军全歼敌军6000余人,击毙敌师长何立中、参谋长裴焕采。

19351019,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11月初与十五军团在东村镇一带会师。112122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直接指挥下,我八十一师配合红军主力在直罗镇全歼敌军一零九师,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19362月,红军强渡黄河,开始东征,准备与日军直接作战,但遭到蒋介石、阎锡山军队的拦击。王学礼参加了山西孝义兑九峪战斗,并带领部队跟随彭德怀转战石楼、永和一带,牵制打击晋西之敌。5月,主力红军回师陕北,他也随部队挥戈西征,挺进甘肃、宁夏和陕西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继续扩大红军根据地。

19379月,王学礼到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他任一二零师警备六团政治处主任。在这期间,他坚持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配合地方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随同部队一起开创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建立人民抗日政权。

1941年,王学礼到延安留守兵团军政研究班学习,参加了全党开展的整风运动。他积极响应毛主席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号召,领导部队在定边、盐池等县打盐、挖甘草,开荒种地,发展畜牧业,实现了粮食和大部分生活用品自给,度过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

[FS:PAGE]

194511月,驻守在定边的国民党新十一旅旅部和所属一团,在我地下党和警三旅的密切配合下,举行起义成功,被改编为一、二、三团。王学礼调任二团政治处主任,为解除起义官兵的思想顾虑,提高部队素质,做了大量的工作。

194710月,王学礼被调任警三旅五团政委。当时,正值胡宗南指挥23万兵力向陕北疯狂进攻的紧急关头,他和他所在的部队随我军主力兵团,在党中央、毛主席的指挥下,在陕北山区忽南忽北、时东时西,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先后在延安南部、青化砭、劳力北、宜川、陇东等处参加了多次大的战役,为保卫党中央、毛主席歼灭了大量敌人。

19484月中旬,我西北野战军大踏步地向胡宗南军队后方的西府地区挺进,直趋宝鸡。胡宗南和马继援迅速调动大量军队,打算夹击我军。为了摆脱敌人的围歼阴谋,我军果断地实行战役撤退。当王学礼带领五团退至老海李家时,接到野司参谋长张文舟关于就地组织防御,以掩护彭德怀司令员、前敌指挥部和友邻部队安全撤退的命令。这时,彭总正在靠近老海李家东南方向几里路远的村子南庄李家指挥作战。在面对数倍于我军的敌人骑兵、步兵的追击,即将陷入敌人合围的紧急关头,他临危不惧,毅然带领二营奋勇阻击敌人,完成了任务,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19497月,在围歼胡宗南四个军的扶眉战役中,上级给四军的任务是:首先攻占益店镇,随后向罗局镇、眉县车站进攻,阻击敌人向宝鸡撤退,以配合主力歼敌于渭水以北地区。十一师的第一梯队三十一团是师的前卫团。为了完成罗局截击战的任务,团长王学礼带领部队于11日夜晚从礼泉城西出发,急行军140华里,在第二天拂晓就夺取了罗局镇,攻占了眉县车站。在行军中,他们击溃敌人一股骑兵,俘虏十多人,并得知了敌人的番号、任务、口令等情况;团先头营到达益店镇东门时,见机行事,冒充敌军,诱使守敌打开城门迎接。我军一拥而入,未放一枪就迫使敌人一个连缴械。天蒙蒙亮,三十一团通过益店镇,翻过一个山沟到达塬上,与敌人部队遭遇,展开了激战。战斗至下午3时左右,敌六十五军集中炮火与大量兵力向我十师阵地猛攻,企图孤注一掷,打开逃窜缺口。在这紧急关头,他奉军部命令率三十一团的一个营及时赶到增援。在十师的统一指挥下,他们从三十团三营左侧向敌人侧背狠狠出击,由北向南,以剖腹战术,围歼罗局镇守敌六十五军一部分。激战中,他指挥部队不惜一切代价,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战后,三十一团三营荣获四军授予的钢铁第三营光荣称号。

浴血兰州

扶眉战役的胜利,使西北战场敌我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军由相对优势转变为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已完全掌握在我军手里。部队稍加休整后,乘胜挺进兰州,打响了解放大西北的关键一仗。

19498月的一天清晨,隆隆的炮声划破了黎明的寂静,揭开了攻占沈家岭、解放兰州城的战斗序幕。由于先头部队指战员求战心切,仓促进攻,结果伤亡很大,未能砸开沈家岭这把

当天下午,四军十一师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决定把砸烂兰州锁钥”——沈家岭的主攻任务交给王学礼所在的三十一团。他接受任务后,于深夜12时带领部队接替兄弟部队,进入作战地域,并带司令部机关人员和营连指挥员连夜勘察地形。

峻峭挺拔的沈家岭,鸟瞰兰州全城,位于兰州十里许,是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它南北狭长,是一道绵延起伏的大山梁,东西两侧是陡峭的山谷,最高处修有土木结构的碉堡群。汽车可沿着环山公路直通山顶,外围有环形的人工峭壁三层,每层高约二三丈。峭壁外又有一丈多深的外壕,壕沿上都附有铁丝网、地雷等防御设施。这是敌人防守兰州的三大主阵地之一。我军如拿下沈家岭,即可直插西关,卡住黄河铁桥,截住敌人的唯一退路,所以敌人称此阵地为兰州锁钥。要进取兰州,就首先必须把这把砸烂。

[FS:PAGE]

25日拂晓,攻占沈家岭、解放兰州城的时刻就要到了。三天三夜没有很好休息的王学礼再也睡不着了。他掏出怀表,遥望东方蓝色的天幕,兴奋地说:兰州的天就要亮了。

在团指挥所里,王学礼手握电话,一声令下,3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军10门山炮、两门重迫击炮、52门迫击炮一齐发射。顿时,沈家岭上火光闪闪,硝烟滚滚,弹片横飞。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声,指战员们跃出战壕,像一只只小老虎,越过敌人一丈多宽的战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毁了敌前沿数10座碉堡,打哑了敌大部分火力点。第一道战壕完全被我控制,突击队的红旗插上了敌人阵地。炮火在延伸,突击队向敌人纵深发起一次又一次连续冲锋,在阵地上反复争夺。沈家岭上,枪声大作,喊杀声连天,弥漫的烟火遮暗了半边晴空。敌我双方扭打在一起,直杀得天昏地暗,石裂土飞。

敌人为了夺回失掉的阵地,整团整营地发起反扑。他们在督战队马刀驱赶下,光着上身,穿着裤头,挥舞着马刀,狂叫天门开了!升天了!接二连三地像大潮一样冲杀过来。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王学礼当即命令三营投入战斗,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反扑,于下午二时左右,拿下了沈家岭的核心碉堡,控制了敌人的主阵地。敌人退到沈家岭北侧的小高地附近。我突击队的红旗在弹雨硝烟中,飘扬在沈家岭的制高点上。

敌人十分顽固,但敌人毕竟开始败退,尽管这种败退的脚步很缓慢。我军在前进,但这种前进很艰难,付出的代价也很高昂,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生命与鲜血。

为了巩固阵地,坚决打退敌人的反扑,王学礼在火线上进行战斗动员。他向指战员们提出:人在阵地在,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他下令团机关能参战的人员都投入战斗,重新组织火力,进行战斗编组,立即又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他指挥全团占据有利地形,一次又一次击溃了敌人的反扑。

太阳钻出了云层,晚霞染红了天际。王学礼望着沈家岭上飘扬的红旗,脸上露出了喜色。最后攻击的时候到了。面临灭亡的敌人孤注一掷,纠集残余兵力进行最后一次反扑。我方阵地上的大炮、迫击炮、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开火,暴雨般的炮弹、子弹射向敌群。他掏出手枪,用沙哑的嗓子喊道:同志们,共产党员们,跟我冲啊!勇士们一跃而起,杀声震撼山谷,同他一齐追向溃退的敌人。就在这即将胜利的时刻,敌人的炮弹突然在他的身边爆炸,弹片穿透了他的左腰部。师部政委闻讯赶来,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轻轻地呼喊他的名字。这时,他的手已经凉了,心脏还在微微跳动,眼睛半睁着,已经不能说话了,脸上露出自豪而安详的微笑,最后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战士们悲痛万分,高呼着为王团长报仇,举着手中武器,奋勇战斗,终于使敌军全线崩溃。我军乘胜追下华林坪,兰州城已经近在咫尺了。

91,在《甘肃日报》的创刊号上,刊登了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亲自批准发布的一则战地消息,题目是夺取兰州锁钥,四军再立战功。 三十一团(1953年改番号为三十二团,1985年改编为摩托步兵团。该团是当年陕北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保留11个红军连队)被第一野战军、西北军区授予勇猛顽强英雄团的荣誉称号,被第二兵团授予真正顽强的荣誉称号。 10月下旬,四军决定授予王学礼人民英雄的荣誉称号。1959101,甘肃省人民政府在兰州革命烈士陵园,为他建了庄严雄伟的烈士亭,雕塑了铜像,建立了展览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都有关于他的革命事迹的介绍。《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甘肃日报》、《兰州晚报》等都刊载过有关他的革命事迹的回忆录。有关部门还为他专门出了一本名为《黄土英魂——记人民英雄王学礼》的书,《一野最后一战》、《鏖兵西北》、《兰州战役》、《红旗飘飘》、《星火燎原》等书中都用较大篇幅记录了他的英雄事迹。

[FS:PAGE]

王学礼,祖国的儿子,人民的英雄。他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他的精神将与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