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神木 / 魅力神木 / 正文

走进神木之明长城遗址

来源:神木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12-04 08:58

 

  长城从产生到发展,直至形成成熟的防御体系的过程,是一部悠久的历史。在这个历史过程中,长城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它那雄伟的风姿、美学的价值、防御的功能及所蕴含的军事谋略,都是世界文化遗留中少见的。在中国古代文明的整体发展中,长城地区始终具有重要的地位。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先后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建过长城,因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都分布着不同时代的长城。神木县境内就分布着秦昭王长城和明长城两条不同时代的长城遗址。

  打开明长城的分布图,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一个体系完备、组织严密、构成复杂、耗费巨繁的防御工程,它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横贯今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300千米,仅在陕北黄土高原上,历代遗留下来的长城沿线的明代古城堡遗址,可考证的就有府谷县的黄甫川堡、清水营堡等,神木县的永兴堡、神木堡、高家堡等,榆林的榆林卫城、鱼河堡等30余座。明正统(1436——1449 年)以后,在陕北设延绥镇,其为全国九边重镇之一,延绥镇下有东路参将驻神木堡,西路参将驻新安边营,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陕北长城沿线共驻军五万八千多名。明代之所以在陕北置九边、增城堡、设卫所、筑关隘,主要是因为16 世纪20 年代以后,北边鞑靼族日益强盛起来,往往以河套为根据地向南进攻、侵扰。

 

  神木县明长城从府谷县陈家峁村向西南入神木县永兴办事处斗峁沟村,其后继续向西南方向横贯七个镇办34个村,一直到高家堡镇出神木县境,全长约250华里,共有墩台186座。

  关于明长城神木段的探讨,已有不少学者做出有益的工作尝试。一些学者认为,西沟、解家堡、高家堡三镇(办)的明长城遗址,可能是利用秦昭王长城修葺。因为在高家堡镇喇嘛河的明长城内侧,发现了秦汉时期的城址。

  石墙刻录着时光,墩台承载着历史。神木县境内明长城为明代延绥镇所筑的东路长城的一部分,先后经历五次修缮,历时184年而成。第一次在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由都督王植筑城堡墩台;第二次在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由尚书王锐添设堡墩,接着又由巡抚卢祥继之;第三次在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巡抚延绥镇都御史余子俊创修边墙(又名夹道);第四次在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由神木镇张守忠增修夹墙;第五次在万历年间,由巡抚赵守约再次重修墩台。其中第三次修筑规模最为浩大。

 

  作为神木境内保存较为完整的明长城墩台遗址,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有店塔镇水头沟村和解家堡乡官园村2处。水头沟墩台南侧墙门居两箭窗中,有石框券门,其余三面各四箭窗,门下有同楼等长,宽3.4米、高3.9米的砖砌平台。台东有门,顺砖券梯道可上至平台顶,由平台方可登楼,今平台砖已被拆。楼为三通道结构,中室较宽敞。进门后向左拐,有台阶12 层可达台顶墩台。从台顶向下看,每边有5个半圆形豁口。台顶有少量余土瓦砾,其上杂草丛生。烽火台四周有完整的约三十米见方的夯土围墙。墩台建筑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此楼1982年被神木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保护文物,并立保护石碑。这是神木县境内长城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墩台。

  说到明长城,必然会提及烽火台。烽火台也称烽燧、烽堠、亭、烽火台、烟墩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眺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转处。烽火台的形状绝大部分为方形或长方形,圆形的较为少见。尺寸根据当地情况而各异,长5米、7米、10米等大小不一。由于传递军情的重要性,对烽火台的管理十分严格,戍卒不得擅离职守,贻误军情。明成化二年法令中也有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失,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由于传报得宜克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

  烽火台的防御功能最重要的就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有敌台的地方,敌台就充作传递烽火信息的墩台,没有敌台的地方传烽路线必建有烽火台。戚继光所著《练兵实纪》中载:“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蓟镇以险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缘军马战守应援素未练习分派,故视烽火为无用。今该议拟呈会督抚参酌裁订:凡无空心台之处,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内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约相去一、二里梆鼓相闻为一墩。”为了便于守台军士记忆,当时还有把各种敌情信号编成通俗易懂的《传烽歌》,让守军背诵记忆,这样一有警报,三个时辰之内就可传遍防线。《戚继光》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戚继光在镇守蓟镇长城时,曾在汤泉(今遵化境内)举行过一次边塞守军的战斗演习。当边墙之外的山间出现偷袭骑兵时,顿时警号齐鸣,烽火大举,士兵们全副武装,登台防守,不到半天工夫,全段防线都得到了警报,各支部队迅速做好了战斗准备。由此可见烽火台的防御作用之重要。

  现存较完整的一处烽火台位于解家堡官园村,这座烽火台四周包砖,保存较好。平面为方形,南侧开门,门为圆拱形。墙门居两箭窗中,其余三面各三箭窗,门下有同楼等长高3.8 米宽3.4米的墙体,是进入烽火台的踏道,由踏道上平台方可登楼。门为青砖砌筑,拱券式,高1.65米,宽0.80米。由门进入台内,从台顶边缘来看,该台应为上部中空结构。但从其使用及防御功能分析,其上应该有木制塔楼或是其它围护结构,利用软梯或可抵达台顶。

  明长城遗址神木段不仅有水头沟墩台,还有位于店塔、麻家塔、西沟等地十七处二十座烽火台遗址。走近烽火台,古长城遗址若隐若现,风沙掩盖了土石,却带不走历史。虽然历经战火,饱受沧桑,但作为神木百年历史的见证者,烽火台至今依然讲述着炮火弥漫的蹉跎岁月。

  神木县内的烽火台遗址大部分位于窟野河西岸明长城大边外侧(西北侧),仅一座位于内侧,总体以神木镇为轴心,向西北方辐射,略呈扇面分布。这些烽火台的性质,一般认为应属明长城的配套防御设施,也有学者认为,神木古属宋疆北界,其时设有神木寨、太和寨等以御西夏,其中部分烽火台应为北宋所建。

  前人及当代学者对明长城神木段的探讨,已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和尝试。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重视成程度加深,明长城的修缮重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纵古今,横万里。长城是万千华夏儿女自豪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希望。然而,由于长期受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的破坏,大量长城遗址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成为黄土一抷。也正是西北地区独特干旱的气候和地处戈壁荒漠的环境,使得少数长城土遗址得以保存。但受所在地区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条件等诸因素的影响,神木县域内的烽火台、墩台遗址早已破坏严重,我们需要做的是重视长城的修缮,重视文物的保护,重视人类的历史。

原链接:http://www.sxsm.com.cn/news/zxzx/201412/t20141204_89733_4.html

 

编辑:郭建飞